一个:介绍KMP算法之前,首先解释一下BF算法
(1)BF算法(传统的匹配算法,是最简单的算法)
BF算法是一种常见的模式匹配算法,BF该算法的思想是目标字符串S模式串的第一个字符P的第一个字符,以匹配,如果相等,然后去比较S第二个字和P;若不相等。则比較S的第二个字符和P的第一个字符。依次比較下去。直到得出最后的匹配结果。 (2)举例说明: S: ababcababa P: ababa BF算法匹配的过程例如以下 i=0 i=1 i=2 i=3 i=4 第一趟:ababcababa 第二趟:ababcababa 第三趟:ababcababa 第四趟:ababcababa 第五趟:ababcababa ababa ababa ababa ababa ababa j=0 j=1 j=2 j=3 j=4(i和j回溯) i=1 i=2 i=3 i=4 i=3 第六趟:ababcababa 第七趟:ababcababa 第八趟:ababcababa 第九趟:ababcababa 第十趟:ababcababa ababa ababa ababa ababa ababa j=0 j=0 j=1 j=2(i和j回溯) j=0 i=4 i=5 i=6 i=7 i=8 第十一趟:ababcababa 第十二趟:ababcababa 第十三趟:ababcababa 第十四趟:ababcababa 第十五趟:ababcababa ababa ababa ababa ababa ababa j=0 j=0 j=1 j=2 j=3 i=9 第十六趟:ababcababa ababa j=4(匹配成功)事实上在上面的匹配过程中,有非常多比較是多余的。在第五趟匹配失败的时候,在第六趟。i能够保持不变。j值为2。由于在前面匹配的过程中,对于串S,已知s0s1s2s3=p0p1p2p3。又由于p0!=p1!。所以第六趟的匹配是多余的。又由于p0==p2,p1==p3,所以第七趟和第八趟的匹配也是多余的。
在KMP算法中就省略了这些多余的匹配。
(3)BF代码:
int BFMatch(char* ori,char *des){ int i,j; i = 0; while(*(ori+i)!='\0') { j = 0; while(*(ori+i)!='\0'&&*(des+j)!='\0'&&*(ori+i)==*(des+j)) { i++; j++; } if(*(des+j)=='\0') return i-j;// 返回匹配成功后的src中的開始下标 i = i-j+1;// 回溯到,这次匹配的src中的開始位置的下一个位置 } return -1;}
二:KMP算法
(1)KMP算法之所以叫做KMP算法是由于这个算法是由三个人共同提出来的,就取三个人名字的首字母作为该算法的名字。
事实上KMP算法与BF算法的差别就在于KMP算法巧妙的
消除了指针i的回溯问题。仅仅需确定下次匹配j的位置就可以。使得问题的复杂度由O(mn)下降到O(m+n)。
在KMP算法中,为了确定在匹配不成功时,下次匹配时j的位置,引入了next[]数组,next[j]的值表示P[0...j-1]中最长后缀的长度等于同样字符序列的前缀。
对于next[]数组的定义例如以下: 1) next[j] = -1 j = 0 2) next[j] = max(k): 0<k<j P[0...k-1]=P[j-k,j-1] 3) next[j] = 0 其它 如: P a b a b a j 0 1 2 3 4 next -1 0 0 1 2 即next[j]=k>0时,表示P[0...k-1]=P[j-k,j-1] 因此KMP算法的思想就是:在匹配过程称,若发生不匹配的情况,假设next[j]>=0,则目标串的指针i不变。将模式串的指针j移动到next[j]的位置继续进行匹配;若next[j]=-1,则将i右移1位,并将j置0,继续进行比較。(2)KMP算法通过next数组能够知道目标串中下一个字符是否有必要被检測,这个next数组就是用所谓的“前缀函数(一般数据结构书中的getNext函数)”来存储的。
这个函数可以反映出现失配情况时,系统应该跳过多少无用字符(也即模式串应该向右滑动多长距离)而进行下一次检測
一是这个前缀函数的求法。
二是在得到前缀函数之后。怎么运用这个函数所反映的有效信息避免不必要的检測。
以下介绍《部分匹配表》是怎样产生的。
首先,要了解两个概念:"前缀"和"后缀"。 "前缀"指除了最后一个字符以外,一个字符串的所有头部组合。"后缀"指除了第一个字符以外,一个字符串的所有尾部组合。"部分匹配值"就是"前缀"和"后缀"的最长的共同拥有元素的长度。以"ABCDABD"为例,
- "A"的前缀和后缀都为空集,共同拥有元素的长度为0。 - "AB"的前缀为[A],后缀为[B],共同拥有元素的长度为0; - "ABC"的前缀为[A, AB]。后缀为[BC, C]。共同拥有元素的长度0。 - "ABCD"的前缀为[A, AB, ABC],后缀为[BCD, CD, D],共同拥有元素的长度为0; - "ABCDA"的前缀为[A, AB, ABC, ABCD],后缀为[BCDA, CDA, DA, A]。共同拥有元素为"A",长度为1; - "ABCDAB"的前缀为[A, AB, ABC, ABCD, ABCDA],后缀为[BCDAB, CDAB, DAB, AB, B]。共同拥有元素为"AB",长度为2;- "ABCDABD"的前缀为[A, AB, ABC, ABCD, ABCDA, ABCDAB],后缀为[BCDABD, CDABD, DABD, ABD, BD, D],共同拥有元素的长度为0。
(3) 代码例如以下:
#include#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;const int MAX_SIZE = 64;void getNext(char *p,int next[]){ int j,k; next[0] = -1; j = 0; k = -1; while(j > ori >> des; //cout << "匹配结果:" << BFMatch(ori,des) << endl; cout << "匹配结果:" << KMPMatch(ori,des) << endl; return 0;}
(4)总结:KMP是用来匹配test字符串是否是目标串的子串,相当于全然匹配。即測试字符串是否在目标字符串中出现过
三:最长公共子序列(LONGEST COMMEN SUBSEQUENCE)
(1)子序列:不要求连续的,子串是要求连续的。
(2)代码例如以下:
#include#include #include #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;const int MAX_SIZE = 100;int LCSLength(char *s1,char *s2,const int &len1,const int &len2,int lcs[][MAX_SIZE],int b[][MAX_SIZE]){ int i,j; for(i=0;i<=len1;i++) lcs[0][i] = 0; for(j=1;j<=len2;j++) lcs[j][0] = 0; for(i=1;i<=len1;i++) { for(j=1;j<=len2;j++) { if(s1[i-1] == s2[j-1]) { lcs[i][j] = lcs[i-1][j-1] + 1; b[i][j] = 0; } else if(lcs[i-1][j] >= lcs[i][j-1]) { lcs[i][j] = lcs[i-1][j]; b[i][j] = 1; } else { lcs[i][j] = lcs[i][j-1]; b[i][j] = -1; } } } return lcs[len1][len2];}void PrintLCS(char *s1,int b[][MAX_SIZE],int i,int j){ if(i==1 || j==0) return;// 一定要与返回啊啊 if(b[i][j] == 0) { PrintLCS(s1,b,i-1,j-1); cout << s1[i-1]; } else if(b[i][j] == 1) { PrintLCS(s1,b,i-1,j); } else { PrintLCS(s1,b,i,j-1); }}int main(){ int len1,len2; int lcs[MAX_SIZE][MAX_SIZE],b[MAX_SIZE][MAX_SIZE]; char s1[MAX_SIZE],s2[MAX_SIZE]; int ans; while(cin >> s1 >> s2) { len1 = strlen(s1); len2 = strlen(s2); ans = LCSLength(s1,s2,len1,len2,lcs,b); cout << ans << endl; PrintLCS(s1,b,len1,len2); cout << endl; } return 0;}//
版权声明:本文博客原创文章。博客,未经同意,不得转载。